一、單項選擇題
1.人在成長時身體特征會呈現時而穩(wěn)時而急的特點,這是個體身心發(fā)展的【】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2.發(fā)現學習的提出者是【】
A布魯納
B.班杜拉
C.奧蘇貝爾
D.加涅
3.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fā)展。
A.耐心
B.個性
C.平等
D.分層次
4.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對學生暗含期待,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就會讓學生變得優(yōu)秀,這是【】
A.“自己人”效應
B.羅森塔爾效應
C.威信效應
D.好感效應
5.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的最終目的和歸宿是【】
A.提高師德認識
B.鍛煉師德意志
C.堅定師德信念
D.培養(yǎng)師德行為習慣
6.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計劃具有的三個特征是【】
A.強制性、基礎性、科學性
B.強制性、普遍性、科學性
C.科學性、普遍性、基礎性
D.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
7.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的教學組織形式始于【】
A.民國時期的北京大學
B.清代時期的北洋水師學堂
C.清代末期的京師同文館
D.明代時期的武夷精舍
8.知識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來的,這是【】學習理論的觀點。
A.人本主義
B.建構主義
C.行為主義
D.認知主義
9.懶惰和勤奮屬于性格的【】
A.理智特征
B.情緒特征
C.意志特征
D.態(tài)度特征
10.研究方法的選擇取決于【】
A.研究目的
B.研究內容
C.研究對象
D.研究者的偏好
11.學生都有模仿、接近、趨向于教師的自然傾向,說明學生具有【】的特點。
A.向師性
B.可塑性
C.依賴性
D.示范性
1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核心任務。
A.育人為本
B.立德樹人
C.促進公平
D.改革創(chuàng)新
13.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A.備課
B.上課
C.作業(yè)的布置與批改
D.課外輔導
14.【】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A.課程設計
B.課程標準
C.教科書
D.課程計劃
15.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A.另一種學習
B.另一種活動
C.另一種經驗
D.另一種動作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著作屬于二戰(zhàn)以后出版的是【】
A.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C.布魯納的《教育過程》
B.贊科夫的《教學與發(fā)展》
D.皮亞杰的《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2.以下屬于杜威的教育觀點的是【】
A.教育即生活
B.社會即學校
C.教育即生長
D.從做中學
3.20世紀后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特點有【】
A.教育的終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4.下列選項中,屬于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中的要素的是【】
A.情境
B.協作與會話
C.練習與鞏固
D.意義建構
5.我國《教師資格條例》中要求教師必須滿足以下哪些條件【】
A.必須是中國公民
B.必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C.必須具備規(guī)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
D.必須具有教育教學能力
三、填空題
1.習近平在北京師范大學強調,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____、____的“四有”好老師。
2.“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出自____。
3.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是____。
4.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的需要是____。
5.教師看到學生在校外被社會人員毆打但并未進行制止,這屬于____行為。
四、簡答題
1.簡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依據。
2.簡述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策略。
五、論述題
結合生活實際,試述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參?考答案及解析,請聯系微信:302729?7?